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二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之四.doc

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之四.doc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9月14日  字体:

  


第一课时
  教学目标:
  1、学会本课12个生字,认读“表、展、览、握、及、格、责、任”八个字。
  2、读课文,自己观察画面,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。
  3、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  4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。
教学重点:
  1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。
  2、读课文,自己观察画面。3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教学难点:
  1、指导学生学习难字:难  忘  算  晨  意
  2、初步感知要树立今天好好学习,明天报效祖国的信心和理想。
教学过程:
  一、激情导入,揭示课题。
  1、同学们,在你的生活中哪一天最令人难忘?这一天为什么最令人难忘?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。
  2、根据同学们发言情况教师小结。
  3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《难忘的一天》。教师板书课题,请同学们读一读。 
  二、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。
  1、让学生自己读课文,边读边标出生字,画出新词。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。
  2、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。
  (1)打开课后的生字表,读一读生字,如果读得不正确,进行纠正,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,读准字音。
  (2)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,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,利用工具书查一查,看看解释。
  3、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。
  (1)教师出示生字卡片,让学生读一读。指名读,开火车读。
  难  忘  爷  计  算  晨  业  连  忙  队  各  意
 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,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。
  (2)看投影,读词语。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,再指名读。
  难忘  爷爷  计算  早晨  工业  连忙  满意  紧张  沉着  计算机  各种各样
  (3)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,教师板书。
  晨:上面是“日”字头,下面的“辰”字第五笔是竖提,注意与“衣”字区分。
  难:左右结构,部首是“又”字旁,右边是“隹”字,不要写成“住”。
  算:这是上中下结构的字,上面是“竹”字头,中间是个“目”下面是横 ,撇 ,竖。
  意:这是上中下结构的字,上面是“立”字,中间是个“日”下面是“心”。
  忘:上下结构,上面的笔顺是:点 横 竖折,不要加点。  
  动手书空。教师进行板演,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。
  (4)理解词意。
 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,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,相互补充,利用工具书查一查。
  三、读课文,看插图,初步理解课文内容。
  1、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,要做到正确和流利。 
  2、同桌之间进行互查。
  3、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,说说画面的意思,理解课文内容,而后练习读书。
  4、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。
  (1)指名读书,大家进行评价。
  (2)想一想: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?
  (讲的是1984年2月16日,我给邓小平爷爷做计算机表演的事。)
  四、指导学生进行书写。
  1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,而后描写。
  2、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,进行评价。
  业:笔顺是:竖、竖、 点、 撇、横。书写时要做到先中间后两边。
  意:这是上中下结构的字,书写时要做到上中下各部分所占高矮比例相同。
  队:左右结构,左右两边上下一般齐,不要一高一低。
  3、让学生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,教师巡视指导。
  五、总结本课学习情况。
  六、布置作业
  1、抄写生字词。
  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  3、提出不懂的问题。
  附:板书设计:
8 难忘的一天
难  忘  算  晨  业  队  意
第二课时
教学目标:
  1、认真观察画面,看懂图意,理解课文内容。
  2、使学生树立今天好好学习,明天报效祖国的信心和理想。
  3、指导学生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教学重点:
  1、能看懂图意,理解课文内容。
  2、使学生树立今天好好学习,明天报效祖国的信心和理想。
  3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教学难点:
  1、使学生树立今天好好学习,明天报效祖国的信心和理想。
  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教学过程:
  一、复习巩固
  1、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生字 。(领读,开火车读)
  2、结合投影读词语。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,再指名读。
  难忘  爷爷  计算  早晨  工业  连忙  满意紧张  沉着  计算机  各种各样
  二、学习课文
  1、教师和学生一起结合有关资料介绍邓小平爷爷。
  2、教师范读,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。
  3、逐段学习课文
  第一自然段:
  (1)指名读,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: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?
  第一自然段讲1984年2月16日是令人难忘的一天,“我”给邓小平爷爷做了计算机表演。板书: 1984年2月16日
  (2)教师强调两点:
  A.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,一上来就交待了难忘的一天,“我”做了什么。
  B.让学生比较“难忘”与“最难忘”的意思,体会“我”的心情。
  (3)教师指导学生朗读,结合语言文字体会“我”激动与自豪的心情。
  让学生自己练习,而后指名读,大家进行评价。
  第二自然段:
  (1)教师和学生分别读第二自然段,其他同学边听边想:谁读得有语气?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。
  (2)指名让学生谈想法,相互交流。
  读第二句时要读出又紧张又激动的语气,特别要注意这些地方的处理:“马上就要见到邓爷爷”“又紧张又激动”“心怦怦地跳个不停”。板书:紧张 激动
  (3)让学生们结合一些生活实际谈自己对“又紧张又激动”这个词语的认识。
  (4)让学生练习读,而后指名读,进行评价。
  (5)说一说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?(就要见到邓小平爷爷了。)
  第三自然段:
  (1)自己进行默读,边读边在书中标出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,而后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。
  (2)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交流:读懂了哪些内容?应该读出什么语气?
  (3)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学习情况
  这些地方应该加重语气:“慈祥的”、“高兴地”、“紧紧地”、“和蔼可亲的”。通过读表达出邓爷爷来了,“我”紧张和激动的心情。结合学生发言板书:平静 
  (4)指名朗读,大家评议。
  第四、五自然段:
  (1)让学生按照前几段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:读书,然后结合重点词语谈自己的体会。
  (2)小组内开展交流。
  (3)让学生观察画面,结合画面理解课文:“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,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。”说明“我”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。“邓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”并亲切地询问“我”的年龄。这说明邓爷爷对青少年的关心和内心的喜悦。“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”一句体现了邓爷爷对青少年的关心。
  (4)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,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评议,读出相应的语气。
  第六自然段:
  (1)指名读。
  (2)结合“我忘不了这一天,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”这句话谈自己的体会。(要牢记邓爷爷的话,学好知识,掌握本领,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。)板书:肩上担负的责任
  (3)有感情地读一读。
  三、组织学生观看邓小平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录像或者图片,增强感性认识。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。读完这篇课文,看了资料片,你有什么想法?
  四、布置作业
  1、练习朗读课文。
  2、读一读有关邓小平关心青少年成长方面的故事。
  附:板书设计
 
第三课时
教学目标:
  1、巩固所学生字词。
  2、通过词语搭配,积累词语。
  3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教学重点、难点:
  1、巩固知识
  2、练习词语搭配,积累词语。
教学过程:
  一、复习字词
  1、教师出示生字卡片,让学生读。
  2、打开书,按照田字格规范书写汉字,教师检查,及时进行板演。
  3、照样子,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。
 
  (1)让学生先读一读词语。
  (2)自己练习搭配。
  (3)订正。
 
  (4)指名读一读。
  4、用“连忙”、“难忘”、“各种各样” 练习说句子。
  (1)了解词语意思。
  (2)明确适用范围。
  (3)练习说句子。
  二、朗读练习
  1、自己练习读课文。
  2、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,而后互评。
  3、想一想通过读这篇课文,你有什么感受?
  三、扩展所学内容
  请学生讲一讲邓小平关心青少年成长方面的故事。
  1、自己先准备。
  2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,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。
  3、进行班级展示,评选“故事大王”。
  四、教师总结
  社会在进步,时代在发展,我们要牢记邓爷爷的话,学好知识,掌握本领,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。
  五、布置作业1、读书。
  2、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。



9 兰兰过桥
第一课时
  教学目标:
  1、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,读准字音,认清字形,理解字意,并规范书写。
  2、认识“程、闭、驶、划、稳、软、折”这7个生字。
  3、观察画面,看清图意,初步了解课文内容。
  4、指导学生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  教学重点:
  1、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,读准字音,认清字形,理解字意,并规范书写。
  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初步了解课文内容。
  教学难点:
  1、指导学生学会难字:野  巧  专
  2、观察画面,看清图意,初步了解课文内容。
  教学过程:
  一、激情引趣,导入新课。
  1、请学生听歌曲《北京的桥》,边听边记忆歌中有哪些桥。
  2、教师出示潜水桥和塑料桥的插图,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,说说他们什么样?
  3、揭示学习内容: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上这两座桥看一看,板书课题《兰兰过桥》,全班齐读。
  二、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。
  1、让学生自己读课文,边读边标出生字,画出新词。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。
  2、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。
  (1)打开课后的生字表,分别读一读,如果读得不正确,进行纠正,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,读准字音。
  (2)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,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,利用工具书查一查,看看解释。
  3、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。
  (1)教师出示生字卡片,让学生读一读。(指名读,开火车读) 
  兰  桥  座  结  实  丁  野  急  巧  提  专
 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,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。
  (2)看投影,读词语: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,再指名读。
  原野  提包  桥梁  专家  惊奇  取出  轻巧  结实  野花
  (3)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。教师板书。
  急:上面是“刀”字头,下面是横折,横, 横,不是“山”字,最下面是“心”字底。
  桥:左右结构,部首是“木”字旁,右边是“乔”字。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。最原始的桥是用木头做的,所以是“木”字旁。
  野:这是左右结构的字,左边是“里”最后一笔是“提”右边的笔顺是:横撇,点,横钩,竖钩。注意与“矛”字区分。
  巧:第五笔是竖折折钩,一笔写成。
  专:独体字,笔顺是:横,横,竖折撇,点。
  动手书空。教师进行板演,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。
  (4)理解词意
 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,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,相互补充,利用工具书查一查。
  三、读课文,看插图,初步理解课文内容。
  1、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,要做到正确和流利。
  2、同桌之间互查。
  3、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,说说画面的意思,理解课文内容,而后练习读书。
  4、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
  (1)指名读书,大家进行评价。
  (2)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?
  兰兰的爷爷是一位桥梁工程师。一天,他开车带兰兰去玩,过大河的时候来到潜水桥上,他们看到了鱼和船;要过小河时,爷爷取出塑料管子充好气,就和兰兰走上了塑料桥。过桥后,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。
  四、练习
  1、指导学生进行书写:
  (1)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,而后描写。
  (2)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,进行评价。
  2、读一读,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。
  原野  野花  桥梁  专家  桥顶
  提包  结实  轻巧  取出  惊奇
  五、总结本课学习情况。
  六、布置作业
  1、抄写生字词。
  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  3、提出不懂的问题。
  附:板书设计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9 兰兰过桥
  兰  桥  座  结  实  丁  野  急  巧  提  专
  第二课时
  教学目标:
  1、认真观察画面,看懂图意,理解课文内容。
  2、通过让学生读这篇科幻故事,激发学生好好学习,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。
  3、指导学生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  教学重点:
  1、看懂图意,理解课文内容。
  2、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,从小赋予创造精神。
  3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  教学难点:
  1、激发学生好好学习,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,造福于人类。
  2、结合课后第四题,指导学生理解句子,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。 
  教学过程:
  一、复习巩固知识
  1、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:
  兰  桥  座  结  实  丁  野  急  巧  提  专
  2、以小组为单位,开火车读词语。
  原野  提包  桥梁  专家  惊奇  取出  轻巧  结实  野花
  3、指名读课文。边读边想: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桥?(潜水桥和塑料桥)
  二、学习新课
  1、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学,老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。
  投影打出学习提示:
  (1)自己默读课文,在书中标出自然段。
  (2)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。
  (3)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。
  2、指名读课文,而后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。有不同意见大家进行交流。
  3、师生共同归纳: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过潜水桥的?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过塑料桥的?
  (一至四自然段介绍了过潜水桥,五至九自然段介绍了过塑料桥。)
  4、抓住重点学习一至四自然段:
  (1)学生小声读一读,想一想读懂了什么?组织好语言做好发言的准备。
  (2)学生间开展交流。在交流时先读出有关的语句,而后说明自己读懂的地方。
  注意以下几个地方:
  A.“波浪滚滚”这个词语说明这是一条大河。
  B.遇到河水,爷爷不但不停车还继续开,说明这座桥的用处:这座桥架在水中,可以在水中行驶。
  C.兰兰的表现:“吓得闭上了眼睛……才敢睁开眼睛”
  D.这座桥是用什么做的?什么样?(这座桥是用玻璃砖造的,就像一座长长的房子。这座桥很长。)
  (3)指导学生朗读
  A.与同桌一起分角色练习朗读,边读边体会在哪应加重语气,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想法。
  B. 听配乐朗读,结合自己读书情况找出问题。
  C.指名读书,大家进行评议。 
  5、抓住重点学习五至九自然段:
  (1)让学生默读,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出不懂的问题。
  (2)在小组内交流,组长负责分工。
  A.先交流各自的问题。
  B.小组内解决问题。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学习。
  C.提出共性的问题,参加全班交流。
  (3)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学习情况。(小组成员谈解决了哪些问题,相同的问题其他小组在交流的时候就不要再重复。)
  (4)大家一起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。
  (5)教师参与学习:为什么说这是一座轻巧的桥?
  (联系生活实际谈游泳时用到的救生圈,救生艇,游泳床;漂流时的小船。想象塑料桥的样子。使用完毕后能把它放进提包里,说明了桥的简单实用,它很小,不占空间。) 
  (6)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朗读。
  指导:
  爷爷把塑料桥放回提包里。
  爷爷把(像雨衣一样大小的)塑料桥放回提包里。
  括号里的内容要加重语气。作者这样写能进一步说明塑料桥的大小,非常形象逼真。
  6、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:
  (1)齐读
  (2)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,重点体会:  “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。”
  三、开展交流活动
  1、文中介绍的两座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?
  2、假如你是一位桥梁专家,将会设计什么样的桥? 
  这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,展开丰富的想象。 
  四、总结
  同学们,你们要好好学习,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,造福于人类。
  五、布置作业
  1、听写词语。
  2、自己设计一座桥,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难题。
 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ernianji_487_23878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